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:2020-04-09 14:34:20 丨 阅读次数:2009

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,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、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坚持立德树人,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,贯穿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各方面,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相融合,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,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,创新体制机制,注重教育实效,实现知行合一,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



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: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之一。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,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、劳动习惯、劳动技能、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。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,就是要充分挖掘劳动的育人功能,合理构建劳动教育的主题课程、科学评估劳动教育成效,为科学、有效、持续地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。

02

一、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


劳可育德、劳可培智、劳可强体、劳可悟美。加强劳动教育可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从而推进素质教育。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,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,家长对于智育的重视远远超过劳育。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被轻视、被淡化、被弱化。



二、劳动教育重在主题任务设计


中小学劳动教育按照活动地点可以分为校内劳动教育、社区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。劳动教育要结合社区、学校、学生等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设计任务活动主题,科学有序开展劳动教育。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,需要以主题活动为载体,通过做中学,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和感知,通过劳动教育,可以实现“知行合一”。“知”和“行”是紧密相连的,没有“行”就没有“知”,“知”从“行”中来。只有从“做”中得来的知识,才是“真知识”。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有趣、有用、有意义的劳动,达到健脑、健体、益心、益情的教育目的,必然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。


(一)校园服务劳动主题


在校园里设计和建立劳动服务岗位,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园劳动活动之中,在服务过程中体验校园里各种事务性劳动的繁杂性、琐碎性、辛苦性,体验到学校管理之不易,后勤服务劳动之艰辛,培养学生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劳动服务意识。在服务性劳动中,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复杂,感受和尊重校园内的各种劳动人员,增强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,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,在劳动中让学生懂得责任与担当。


(二)农业种植劳动主题

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的空闲地,以及周边社区资源,开设相应的种植类劳动课程。学生通过学习此类课程,可以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,进而学会理解他人,并学会创造性劳动。



(三)生活技能劳动主题

“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”很贴切生动地说明了生活技能教育的重要性。中小学劳动教育可从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入手,满足基本的个人生存需求,不给他人增添麻烦。一个人的日常生活,无外乎衣食住行。“家校社”三方应联手协同合作,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劳动习惯,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。



(四)农场劳动主题

学校通过农场课程,使学生浸润于农业生产环境中,让学生通过参加一周的农业生产活动,学会养鸡、做豆腐、磨豆浆、种菜等,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,增强团队合作能力,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。


(五)志愿服务劳动主题


劳动教育内容不仅是服务自己,而且还需要服务他人、服务社会。这种服务意识和技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。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志愿服务,能更好地了解和关注社会,同时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。



(六)劳模精神教育主题


从某种意义上讲,劳动精神往往在各行各业的劳模个体身上得到完美体现。劳模精神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劳动精神,展示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。开展劳动模范进校园活动,把劳模请进校园,讲授劳动者成长故事,或者组织观看劳模先进事迹宣传视频等,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劳模活动,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。劳模的示范和引领,可以对学生的劳动观和劳动情感起到积极的引领和熏陶作用,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。



三、劳动教育需要成效评估引领


评估是劳动教育深入推进的有效措施,劳动教育成效需要进行综合评估。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形式,决定了其评估方式的多样性。采用何种评估方式,需要依据学校劳动教育内容、学校劳动教育目标、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而定,过程与结果并重。评估目标为激励,以评估来促进学生热爱劳动、喜欢劳动、尊重他人劳动、在劳动中享受劳动的快乐,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,达成学校的育人目标。


(一)任务清单式效果评估


任务清单式是指学校结合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,依据学生日常的家庭生活,设立具体、细微的家务劳动。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,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,养成劳动习惯,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。学校设计了劳动任务清单,学生自愿选择需要完成的任务,每天填写任务清单,比如劳动任务可以包括:做饭、洗衣、扫地、洗碗、折叠衣服等内容。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,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清单,学校则依据任务清单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估。


(二)目标达成式效果评估


目标达成式是指通过完成具体的劳动内容,评估达成目标情况。通常用于劳动课程和主题式劳动活动中。学校依据学习内容,设计星级学习评估指标,通过自评、他评等方式,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劳动。学校根据学生参与劳动过程中的记录表、劳动效果评估表等,对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。


总之,为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挑战,为适应社会和生产发展的新形式,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,需要深入开展劳动教育。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,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科学方法,并善于从国外先进的劳动教育经验中得到启示,总结提炼出切合实际并富有成效的方法,切实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真正开启劳动教育全面育人的新篇章。

资料来源:

1.网络资料。

2.吴颖惠,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。版权声明:文章来源于《基础教育课程》杂志2020年第3期(上)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

  • 联系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远建商务大厦18楼(莲花池公园对面)   联系电话:0871-65103799   传真:0871-65103799
  •   版权所有 Copyright© 云南长河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  滇ICP备18006934号-1
  • 云南网监备案
    53010203403684
    网上报警